老婆,辛苦了,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,寶寶的大小事別擔心,讓我來做就好。~by勇敢的爸比

 


媽媽篇
傷口照護 自然產媽咪
  君堯醫師表示,採取自然產的媽咪,在生產過程中大多數會剪開會陰,剪會陰的傷口約在產後1周 內就會自然恢復,傷口無須特別處理,也會自然痊癒。值得注意的是,由於擔心傷口裂開的心理壓力,而造成產婦不敢用力,產後數天內可能有解尿不易的情況,建 議可以採取坐浴,準備一些溫水加少許潔膚劑放入浴盆,放鬆心情,因尿液是無菌的,即使解在水中也無須擔心造成感染,離開浴盆後再以清水稍微沖洗即可。張君 堯醫師特別提醒媽咪,應避免用灌洗的方式清潔會陰部,以免造成感染。

 

 

惡露 觀察惡露顏色變化

露的量及顏色的變化是產後子宮復舊的指標。萬芳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張君堯表示,產後數天排出的惡露呈鮮紅色且量多如月經,約10天~2周左右轉為深褐色,量會漸漸減少並轉為較淺的黃褐色,持續到滿月。研究顯示,純乳母哺餵超過6個月時,有高達98%的媽媽在哺乳期間月經不會來,是正常現象。這是因為荷爾蒙素未上升,使得卵巢沒有排卵的結果。值得留意的是,在這段期間如果出現斷斷續續的出血現象(褐色分泌物),也是正常的,因為哺餵母乳會促進子宮收縮,導致子宮內膜剝落,而產生褐色分泌物。  

 

 

剖腹產媽咪 

剖腹產媽咪應確認傷口表面完全癒合之後,才可以進行淋浴。張君堯醫師提醒媽咪,傷口在產後1周內都應該避免碰水,如果傷口有紅腫、出現分泌物,或產婦有發燒症狀應該立刻回診檢查。傷口建議使用透氣膠帶以防止接觸水分及磨擦,造成感染。透氣膠帶建議1周更換1次即可,並持續使用至產後3~6個月,更換頻率過度頻繁(例如每天更換),可能導致傷口疤痕變粗。  

Sharing Time 前輩媽媽經驗談 產後子宮收縮比傷口更疼痛

 為女兒胎位不正而剖腹生產,因此並未經歷令人「難忘」的陣痛及分娩過程,但當麻藥漸漸消失之後,我才知道原來子宮收縮也是令人難忘的痛啊!想像著原本包覆 著一個胎兒大小的子宮,要回復到我的拳頭的三分之二那麼小,那激烈的收縮所帶來的疼痛是身為爸爸者難以想像的。可是我沒有哭,因為覺得當了媽媽要更堅強, 所以再痛還是忍著淚水積極的餵母奶。另外,我發現產後儘早下床活動,身體會恢復得更快,也就比較不會那麼痛了!媽咪們不妨試試看喔!  

 

* Dr.Advice 醫師叮嚀 不規則出血應就醫

產後食用生化湯是坐月子的傳統習俗,張君堯醫師表示,生化湯的作用主要為幫助子宮收縮,因此有服用子宮收縮藥期間應避免飲用生化湯。此外,因為哺乳也有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,自然產媽咪建議平均服用3~4帖,剖腹產媽咪服用7帖即可,以免子宮過度收縮而造成不規則出血。期間如有量多如月經,且持續時間超過5天~1周時,應就醫檢查。

 

骨盆底肌群 體力恢復後進行凱格爾運動

凱 格爾運動有助於強化骨盆底肌群,預防尿失禁。張君堯醫師表示,自然產媽咪在體力逐漸恢復後,就可以進行凱格爾運動。建議坐完月子之後就可以開始,以躺臥的 姿勢,利用瑜伽球夾在兩腿膝蓋之間,將背部提高的方式練習提肛縮腹。掌握其中要領之後,可以在廁所練習尿流中斷動作,若能夠有意識的中斷尿流數秒,既表示 練習的肌肉部位是正確的,之後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,每天練習200次。



 子宮復舊 純母乳哺餵收縮快

撐大的子宮在產後6~8周會逐漸縮小至孕前大小,並慢慢下降到骨盆腔內。張君堯醫師表示,懷孕前的子宮平均約70公克,為人體的三分之二個拳頭大小,懷孕後期約為孕前的10倍大,平均有1,000公克,產後前兩天子宮會強烈收縮,可在肚臍上下的位置摸到子宮。純母乳哺餵的媽咪子宮收縮較快,此外,因為生產而造成子宮下垂的可能性不高,但仍建議媽咪應避免長期提重物,以免增加腹部壓力,容易導致子宮下垂,造成尿失禁。子宮約在產後6~8周內逐漸恢復孕前大小,並下降到骨盆腔內。產後6周應回診確認子宮復舊情況。

 

Father’s Time 爸爸這麼做 幫忙分擔家事

生產讓媽媽消耗了大量的體力,加上哺乳初期每天需要哺餵的頻率很高,會消耗更多的體力,建議爸爸協助幫忙分擔家事,並時時刻刻給予媽媽精神上的支持,讓媽媽得到充分的休息。



* Dr.Advice 醫師叮嚀 正確哺乳避免乳腺炎

母乳是寶寶最佳的營養來源,哺餵母乳對媽媽也有很多好處。但是哺乳的技巧卻是需要媽媽與寶寶相互學習的。從醫院或月子中心回家後,可能因為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而導致乳房受傷或乳頭?裂 時,媽咪們可以在每次餵完奶後,擠幾滴乳汁塗抹在乳房周圍,因為乳汁有豐富的營養及抗體,是很好的保護劑,下次餵奶前再以清水簡單清潔即可。另外,張君堯 醫師提醒媽咪,如果寶寶吸吮後乳房還有脹奶情況或仍有奶水殘留,一定要排空乳房,一來有助於刺激乳汁分泌,二來也能避免乳腺發炎。除非有化膿需要開刀引流 的情況,否則即使媽咪們正在服用抗生素或是乳腺發炎時,還是可以繼續哺乳,不會對寶寶健康造成影響,也可以改善乳腺炎的問題。



寶寶篇
新生兒黃疸 可持續哺乳

生理性的黃疸多數在出生後第三天出現,第四、五天為高峰期,約在出生後1周 左右下降。長庚紀念醫院林口分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江明洲表示,因哺餵母乳而引起的新生兒黃疸通常對寶寶無害,但黃疸持續的時間會比較長,只要持續的哺乳, 寶寶吃的母乳足夠,活動力良好且尿量與便便的顏色正常,則不必擔心。但是如果寶寶有胃口不好,活動力下降,而且四肢末梢有明顯的黃疸現象,大便呈淡黃色 時,應立刻就醫檢查。

 

觀察寶寶的黃疸部位

提醒爸媽回家後可以觀察寶寶的皮膚顏色,如果只有頭臉部位出現黃疸情況,則屬輕微。如果由頭至腹部都有黃疸情況,黃疸指數可能超過標準,應回院就診,並可能 需要接受照光治療。由於醫療用的光波長與一般家用日光燈不同,江明洲醫師表示,照日光燈並沒有降低黃疸的作用,如需照光,建議可以讓寶寶曬5分鐘的太陽光,且此舉有助於維他命D的合成。

 

皮膚健康 脂漏性皮膚炎

此為新生兒最常見的皮膚問題之一,約在出生後2周出現,眉毛、頭皮、耳後等身體部位容易出現黃色脫屑。江明洲醫師表示,這是良性的皮膚疾病,主要原因可能與皮脂腺分泌旺盛有關,在出生後6個月內會漸漸消失,不需要特別處理或治療。如果頭皮上有難以清理的黃色脂垢,可在洗澡前先以嬰兒油潤濕軟化再稍微清洗即可。千萬不要用力刮除以免弄傷寶寶。

 

異位性皮膚炎

江明洲醫師表示,家長容易將脂漏性皮膚炎與異位性皮膚炎混淆,其實兩者的好發部位及好發時間有明顯的不同。異位性皮膚炎多數在寶寶2個月大之後才慢慢出現,臉上及肘窩容易有粗糙乾燥現象,而且會反覆發作。建議可在好發部位擦保濕乳液,情況嚴重時則需要使用含類固醇藥物治療。此外,母乳可幫助減緩症狀,以及降低發生機率。如果是喝配方奶的寶,可考慮使用水解蛋白配方奶,可助於改善情況。

 

Sharing Time 前輩媽媽經驗談  擅用寶寶健康手冊

兒子出生第2天 就出現黃疸,因為黃疸指數很高而必須住進嬰兒房接受照光治療。產後前幾天奶水很少,兒子吃得少,黃疸下降得很慢,院方除了給兒子打點滴之外,也建議我要添 加配方奶。每次到嬰兒房餵奶時,看著他身上掛著點滴,淚水就忍不住掉下來,心裡又愧疚又擔心。後來我仔細的閱讀了寶寶健康手冊裡有關黃疸的文章,回家之後 每天留意兒子的便便顏色,只要便便的顏色正常,我就持續的餵母乳,之後兒子皮膚黃疸的情況已經完全消失,非常的健康活潑,這就值得了。

 

* Dr.Advice 醫師叮嚀 衣服穿太多易長熱疹

熱疹俗稱痱子,因為新生兒的體溫調控不穩定,易受外界環境影響,天氣熱或衣服穿太多時,不容易排汗可能導致額頭、脖子等部位出現如小水珠狀的疹子。江明洲醫師表示,痱子不需要特別的處理,也不需要擦藥膏,只需確保室內通風,避免讓寶寶穿太多衣服,痱子會自然消失。

 

疾病症兆 新生兒發燒應就醫

測量肛溫超過38℃以上時,如果寶寶的活動力及胃口良好,應先確認室溫是否過高或是給寶寶穿了太多衣服,排除外在因素之後,間隔30分 鐘再幫寶寶測量一次,若測量結果相同時,建議應就醫做進一步檢查。江明洲醫師表示,如果單純是上呼吸道感染(感冒),則應讓寶寶多休息,並補充水分。除了 發燒之外若合併有其他症狀,例如咳嗽、流鼻水、呼吸急促且食欲不佳,需考慮細支氣管炎或肺炎。但以發燒為主要症狀的疾病,也有可能是細菌性感染如敗血症、 腦膜炎或泌尿道感染而引起,前者病情變化快速,可能造成生命危險。後者則可能反覆發作,不可不慎。


體重變化 滿月後平均體重增加1公斤 

足月寶寶出生之後會出現生理性脫水現象,約在7~10天左右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,在這段期間,只要體重降低少於10%都屬正常。江明洲醫師表示,純母乳哺餵時,因為哺乳初期乳汁分泌少,寶寶體重恢復較慢是正常的。只要每天平均增加20~30克,滿月之後平均體重有增加1公斤,就屬正常。但是,如果寶寶的體重有明顯下降的情況,伴隨尿量減少、頭頂前囟門凹陷、唇乾、哭泣沒有眼淚等症狀,則有脫水疑慮,應就醫確認原因。 @說標:母乳寶寶可以從觀察尿量來判定喝奶量,一天應有6~8包有重量的尿布,如果尿量減少,應留意是否寶寶含乳姿勢不佳,導致喝奶量不足。


* Dr.Advice 醫師叮嚀 留意嬰兒腸絞痛

多數在出生2~3周出現,3個月大左右會消失,少數寶寶可能要4~5個月大才會消失。好發時間為傍晚4~8時 及半夜,寶寶會出現異常的哭鬧,臉紅、四肢手腳握拳用力等症狀,發作時間過後又恢復正常。江明洲醫師表示,這就是典型的嬰兒腸絞痛。造成的原因不明,可能 是因為腸壁神經發育不成熟,腸子蠕動時快時慢,導致蠕動波不順暢。建議可以幫寶寶做腹部按摩,但應以順時針方向進行,以符合腸道蠕動方向。每天進行3~4次,有助於舒緩絞痛現象。此外,應避免在喝奶後按摩以免吐奶。腸絞痛發作時,可以溫毛巾敷在肚子上。一般上不建議使用藥物。



Father’s Time 爸爸這麼做 互相體諒共體時艱

江 明洲醫師表示,如果寶寶只在特定的時間哭鬧,平常活動力及胃口都良好,幾乎可確認為腸絞痛造成。寶寶哭鬧最考驗父母的體力與耐力,特別是腸絞痛發作的時間 在半夜,這時候父母應互相體諒,給予彼此精神上的支持,甚至可以採取輪流睡覺的方式照護及安撫寶寶,和寶寶一起度過這段時間。


 


  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疫苗注射 留意疫苗注射時程


疫苗種類 


建議注射時程 


說明 


卡介苗 


出生24小時之後且寶寶超過2,500公克


接種於左手上臂,接種1014天後會出現紅色小痂,46周會化膿,約23個月大之後結痂。不需要特別處理。


B型肝炎疫苗


第一劑在出生後第23天注射,第二劑則在滿月之後


如果選擇給寶寶施打六合一疫苗(五合一加B型肝炎第二劑),則應在出生後6周施打。


自費疫苗


在出生後6周進行,可與六合一疫苗同時注射


肺炎鏈球菌疫苗及口服輪狀病毒疫苗


其他


皆必須在2個月大之後開始注射


三合一、新型三合一、四合一、五合一等


 


文章轉載~http://www.mombaby.com.tw/articles.php?serialno=0904240003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天邊的眷戀 的頭像
    天邊的眷戀

    天邊的眷戀

    天邊的眷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